
韩汉反身代词“??”[1]和“自己”的对比
姜海燕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自从Chomsky(1981)的管辖与约束理论提出以来,无论是韩国语还是汉语,对反身代词的研
究成为了各自语言本体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先从韩汉反身代词的回指特性上找出二者的
特点,然后再试图从结构形式上找出各自的回指对象及其分布上的异同。
关键词:反身代词;回指特性;回指对象;分布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64(2006)05-0017-04
韩汉语言学界发现乔姆斯基的约束原则同样对韩国语、汉语反身代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同时也
发现,这一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也具有个别的反例存在。本文讨论的韩汉反身代词回指特性,主要是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总结,发现二者在回指特性上呈现出比较多的共性。韩汉反身代词在回
指对象及其分布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存在。
一、回指特性
反身代词不是确指某一人称的代词,即没有独立的指称性,它必须要保持与先行语的人称、性、数
等方面的一致性。乔姆斯基把此类约束现象称之为约束原则。他提出了三条原则,其中第一条是照应语
(反身代词之类受先行语约束的词)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意思是,照应语在辖域内必须有一个先
行语且受它约束。这里所说的“管辖语域”,又叫局部区域,是照应语所在的句子或名词词组。当一个
句子套在另一个句子中时,内层的小句构成局部性区域,照应语(反身代词)及其先行语的关系就限制
在内层区域。即,反身代词不能越过内层区域去寻找它的先行语。这条原则适用于英语,那么是否同样
适用于韩国语和汉语呢?对此,韩汉语言学界分别做了许多相关研究。发现韩国语和汉语长距离约束与
主语倾向性等现象表明不同于英语。
韩汉反身代词“??/??”、“自己”不仅可以受局部区域的约束,也可以越过管辖语域,不受
局部区域的约束。也就是说可以受“长距离约束”。例如:
(1)a.John1 heard that Bill2 hated himself2.
b.?1??2???12?????????.
c.约翰1听说比尔2恨自己12。
句中“himself”的先行语只能指局部区域中的“Bill”,其约束不可能超过这个局部区域而指“Jo
hn”。而“??”和“自己”不仅表现出“局部约束”,可以指“?/比尔”,而且也可以表现出“长距离
约束”,指“?/约翰”。
除此之外,韩汉反身代词受长距离约束回指时具有选择主语为先行语的倾向,这在文献中称为“主
语倾向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