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 2011-1-20 21:44:1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8939 |

第18卷第1期 2000年3月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Vol.18 No.1 Mar. 2000 庄燕 关键词 日语 いいえ 拒否特点 拒否表达 摘 要 日语多采用婉转否定、婉言谢绝的拒否表达。其主要的表达方式有拐弯抹角、暗示、用肯定拒否和用 接续助词或接续词拒否等。 作者简介 庄燕:洛阳工学院外语系助教。 收稿日期 1999-11-20 “拒否”即拒绝和否定。如汉语的“不”、“不 是”,英语的“no”、“not”等都是实现拒绝和否定 功能的词语。在日语中与之相应的是“いいえ”。 从理论上说,日语的“いいえ”的拒否力度并 不亚于汉语的“不”、“不是”和英语的“no”、“not”。 但在实际应用中,“いいえ”的使用功能却很有限。 例如: 例1 金さんは中国からの学生ですか。い いえ、中国からの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韩国から の学生です。(小金是从中国来的学生吗?不,不 是从中国来的学生。是从韩国来的。) 例2 王さんは日本语が上手ですね。(小王 你的日语说的真好哇。)いいえ,まだまだですよ。 (不,差得远哪。) 例3 どうも、すみません。大丈夫ですか。 (实在对不起,不要紧吧。)いいえ、大丈夫です。 (不,没关系。) 例4 私は头がわるいですね。(我的脑子不 好用啊。)いいえ、そんなことはないです。(呀,不 会吧。) 在以上几个例子中,例1用于客观的确认判 断事物。当断定不是客观事物时,用“いいえ”表示 否定。这类符合客观事实的断定和否定不会有损 和伤害任何人,所以可以直言不讳;例2用于当受 到对方的称赞、表扬和道谢时,要向对方表示客 气、愧不敢当或表示谅解时,要先说一声“いい え”;例3用于对对方的道歉表示原谅、不放在心 上时,要先说“いいえ”;例4用于当对方为自己能 力表示苦恼和谦虚时,听者要用“いいえ”的说法 以示鼓励和赞扬。 然而,“いいえ”一般不用于否定他人的行为 和见解,更不用于拒绝他人的邀请和建议。也就是 说日本人在向他人表态时一般不用“いいえ”。 中国人喜欢开门见山、欧美人喜欢直截了当 地阐明自己的意志和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与此 相反,日本人往往先体察对方的心情和立场,经过 考虑后再发表意见。由于日本人在几千年“和文 化”的熏陶中,在间人主义、等级制度和论资排辈 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了很强的“以和为贵” 的意识,所以交谈中极力避免伤和气,尽量采用婉 转否定和婉言谢绝的语言表达方式,直面或直言 拒否对方的建议和邀请等作法不符合日本人的国 民性格①,这一点与英语的“no”和汉语的“不”的 功能有很大区别。 因此,日本人在表示拒否时,一般不会用拒否 语感很强的“いいえ”。日本人的这种拒否观念决 定了他们在说英语时也很少用“no”或“not”。因此 在西方有一种说法:要想判断某个会讲英语的亚 洲人究竟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只要与他交谈几 句,看他用“yes”多,还是用“no”多,就能知晓了。② 欧美人使用“no”“not”的频率和概率很高。一位在 美国长期从事外贸工作的日本人说,在美国,随时 随处可听到“no”、“not”。这位日本人还给自己的 美国朋友起了一个绰号叫“no先生”。在某些场合 下,美国人表示坚决否定时,可以发出一连串的 no no no no。与美国相反,在日本随时随处都可 以听到相当于“yes”的“はい”这一含有“是、行、明 白”等各种肯定意义的应答声。 那么日本人是怎样向对方表示否定或拒绝 呢?下面,让我们与在英语的对比中,体会日语的 拒否特点。 例5 回答“你同意我的说法吗?”英语:On the whole you are right,but don' t you think......(总的来说,你是对的。不过,你 不认为……吗?)或:l don' t agree with you。(我不 同意你的看法) 而日语:おっしゃった通りかもしれません が、(也许正如您说的那样,可是……)或回答:お っしゃったことはよくわかりますし,赞成しな いわけでもないんですが。(您所阐述的我都清 楚,而且我也并不是不赞成,可……)。日语的回答 是先肯定对方所述,然后用稍有转折的语感表示 不赞成,但是就是不说否定的词语。 例6 中方要招商引资,邀请外国客商考察 了某项工程后,明确表示希望外商投资,外商拒绝 方式如下: 美国人说:l’m interested in it。I’ll give you an answer in two days’time。(我很感兴趣,我回 去考虑一下,两天以后给你答复)。两天后书面答 复是:l have thought it over。I don’t think I' ll join this venture。(经再三考虑,我不打算投资)。 日本人的表态则是:先称赞该工程如何有意 义,规划如何合理,最后才说:投资ということで すね。あとで考えさせ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投 资之事,能请您们让我回去再考虑一下吗?)或说: はい、よくわかりました。これから考えましょ う。(好的,我清楚了,回头考虑吧)。对于不精通 日语的拒否方式、不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中 国人来说,认为初次交涉能有这样的答复,往往感 到满意,以为很有希望,期盼着下一次的谈判。其 实对于日本人来说,说了“考虑考虑”就意味着没 有下一次了。 日本人就是这样,明明不赞同,也不打算投 资,或不接受邀请,但表态时或先颂扬一番,或先 表示非常高兴,十分感谢等等。但在关键词语上表 态暖昧模糊,十分婉转③。美国人尽管有时也讲究 外交辞令,但最终都会明明白白说出一个“不”字。 这是因为美国人和日本人表态原则不同。美国人 虽注意礼节,但更注重事实和经济利益,所以表态 明确,一般情况下在商务方面也敢于承担责任。日 本人的原则有两条:一是不伤和气,二是坚持“原 则”。然而他们的原则不是指尊重事实,而是指他 们所在的团体或集团(如政府部门,公司单位)所 确立的对外方针。日本人的个人真心话“本音”要 服从于集团的对外方针“建前”,也就是说要一致 对外,集团利益和名誉高于一切。举个例子,在日 本期间,一位中国先生的一幅日本风景摄影照片, 有幸被选中参展,但开幕式的当天未被展出,这位 中国先生当即向展厅负责人提出疑问。该负责人 亲自陪这位中国人一起将展出作品仔细查看了两 遍,证实确实漏展后,向这位中国人表示了歉意, 并表示立刻报告上级,查找到后第二天一定展出。 第二天果然被展示在非常显眼之处。虽然看得出 作品题目和作者姓名都是临时写上去的,与其他 作品字体不同,但总算找到了,没想到展览会的总 负责人笑着走来说“某某先生,您的作品昨天就挂 在这儿的,是您参赛心切看漏了吧。”谁知身边的 展厅负责人也笑容可掬地昧着良心说:“是呀,您 的作品昨天就挂在这儿,可能是咱们找得不够仔 细吧。您拍得真不错呀!”这就是日本人的真话要 服从于一致对外原则的作法。日本人为确保信誉, 不允许出一点差错,一旦出现失误,为挽回信誉会 努力弥补,但对外绝对不认帐,并采取一致对外的 方针。若有人说了不利于团体的真话,将被认为是 叛徒行为,会受到惩罚,重则革职,轻则被孤立。难 怪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为 美国战时情报局提供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菊 花与刀》中,对日本人的评价中有一条是日本人既 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 日本人在交往中为了达到不失和气,不伤面 子,在语言表态方面,有以下四类巧妙的拒否表达 形式。 A类:拐弯抹角地回避直接拒否方式 1.绕开问话的实质词,回避否定表态 例7 お茶をあげましょうか。(给您上茶 吧。) 水でけっこうです。(水就行。) 例8 ちょっと前の市民会馆に寄りません か。(不顺路去一下前面的市民会馆吗?) じゃ、今度ね。(那么,下次去吧。) 2.话不说死,留有余地,回避否定表态 例9 考えておきます。(事前再考虑。) もつと讨してみます。(将进一步研究一 下)。 これから考えましょう。(今后再考虑吧)。 3.先礼后宾,即先表示感谢和理解,再道出 拒否理由。 例10 本社と连络して、メ-カ-を再三说 ·73·第1期庄燕: 日语拒否的特点及表达得した结果、最终值として、8%值引いたします。 これでいかがでしょうか。(与总公司联系后,又 再三说服厂家。我方决定降价8%为最低价格,您 看如何?) 例11 お宅の回答がうちの要望を取り入 れてくださったことを感谢いたします。ところ が、まだ满足できるほどでもありませんね。(贵 公司的答复中接受了鄙公司的愿望,对此深表感 谢。然而,还未能达到令我方满意的程度吧。) 例12 それは大结构なことですね。ずっ と前から しんでいますが、残念ながら、あいに く今日は3时から会议がありますので、ほんと うに申しわけありません。(那可是太好了,我早 就盼着要参加的。遗憾的是不巧今天3点有会,真 是太抱歉了。) B类:用省略和含弦外之音的暗示法 日本人对语言的理解力极强,擅长话里听音。 所以,话不必说完说透,只用一两个“信号”词就能 使对方明白拒否的意向。例如:まさか、别に、ちょ っと、まあまあ等词语,本身并无否定拒绝之意, 但在须表态的言辞话语中,这些词婉如拒否的信 号,带有省略和表拒否的弦外之音。 例13 このアパ-トの主人を呼んできま しょうか。(我去为你把这间公寓的主人叫来吧) あ、别に。(哦,没什么特别的事。)弦外之音是 “不用叫了。” 例14 はやく申しこみ书类を出しなさい。 (请快交申请书。) はい、わかりました。でも今日はちょっと。 (是,知道了,不过今天有点……)弦外之音是“已 经来不及了,我完不成。” C类:用肯定词语表示拒否 いい、けっこう、よろしい等词本是表达“好、 行、可以”等肯定意义的词语。但是日本人在表示 自己的态度时,即便是不同意、不接受,在语言上 也尽量回避拒否词语。因此,当必须表达“不需 要”、“勿须继续进行”等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则用 以上肯定词表示拒否。 例15 もう一杯饪みましょうか。(再喝一 杯吧。) もうよろしいです。(もうけっこうです。も ういいです。)(够了,不用了。)这里“よろしい”要 理解为“够了、不用了”,而不可译作“好、行”。 例16 今日はまたカラオケに行きません か。(今天再去卡拉OK玩吧。) 今日はね、よろしいでしょう。(今天就算了 吧。)这里“よろしい”理解为:“算了吧。”而不能译 作“今天,行啊!” D类:应用表示转折的某些接续助词,接续词 进行委婉拒否 接续助词が、けど、けれど、けれども和接续 词でも、けれども均是表示转折的词,但是如果前 句是肯定句或表示肯定愿望的句子接以上各词 时,就意味着后句是表示拒绝或否定愿望。另外惯 用句型“わけでもない”也有同样功能。例如: 例17 李さんの言った通りですが,(わた しには纳得できません。)虽然如小李所说的,但 是……(我无法理解。) 例18 それはそうですけど。(行かなくて もいいでしょう。)那倒也是,但是……(不去也行 吧。) 例19 ぼくも日本に留学したいです,けれ ども(保讵人がなくてやめるほかはないでしょ う。)我也想去日本留学,但是……(没有保证人只 好作罢了。) 例20 私もみなさんと一绪に旅行に行こ うと思っています。でも(きょうはちょっと都合 がわるいから……。)我也想与大家一起去旅行, 不过……(今天有些不便,所以……) 例21 君の意见に赞成しないわけでもな いが,(ちょっとね),我并不是不赞成你的意见, 但是……(有点……。) 在实际对话时,以上各句的后半句(括号内 的)通常都不说出来,在特定的语境中,单凭表转 折的接续助词、接续词等,就可以悟出说话人的否 定或拒绝态度,并能大致猜测出括号中被省略的 内容。 值得重视的是日本人如此避讳否定词语,然 而却喜欢用否定式疑问句。④例如: 明日それを持ってきてくれませんか。 明日それを持ってきてもらえませんか。 明日それを持ってき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 明日それを持ってき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以上四句话的意思都是叫对方“明天把东西 带来”。尽管这些句子都有微妙的不同之处,但都 运用了否定式疑问句。其原因在于日本人不突出 ·74·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8卷第1期 2000年3月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Vol.18 No.1 Mar. 2000 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 在创造性思维生成中的现代意义 尚东涛 林建成 关键词 知识创新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创造思维 研究生培养 摘 要 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可使逻辑思维的偏差在整合基础上得以有效弥补,有助于研究生在现代背景 下形成合理的创造思维能力。研究生要在自己的追求中,使中国传统思维的辩证基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合理而充分地表达,并以此为根基生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 尚东涛:洛阳师专学报编辑部,副教授;林建成:北方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 收稿日期 1999-09-13 “自我”,不强加于人,用自我否定的方式以示尊敬 对方,这也是日语的别具风格之处。以上四个例句 语感委婉,语气近乎商量,使听者感到对方恭恭敬 敬、和蔼可亲。这些否定式疑问句能反映说话人愿 意尊重对方、耐心等候对方做出决定的谦虚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日语中各类表达拒 否的词语属于功能性词语,是交际语言中不可少 的一部分。其暧昧模糊的表态特点和独特巧妙的 拒否方式,无不与日本的社会体制、日本人的思维 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 背景相关联。社会文化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要想真正理解日语的拒否方式,并能按照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去应用地道的日本 式的拒否表达方式,必须研究日本文化,了解在特 定的氛围中的日本人的国民性。 注释: ①金田一春彦:《日本语》岩波新书馆1995年12月 版。 ②[英]波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1983年版。 ③胡振平:《中国日语教学》,香港讯通出版社1998 年版。 ④日本展望:《否定式疑问句令人寻味》,日本霞山会 1999年版。 一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资本”的新的经 济时代。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经济时代的本质规定, 在于主要依赖于人类知识的精华,依赖于知识的 不断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乃至利润的增 加和竞争中的胜券在握,都决定于知识创新的水 平。在发达国家,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已超过其它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在美国,以微 软、英特尔和德尔电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飞速 发展,不仅使财富大量增加,而且也使社会其他 领域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 知识创新,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成员 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根据。知识创新的主体是社会 中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知识分子的知识创新 重任,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是不可推卸的社 会责任。要承担起知识创新的责任和义务,不仅需 要知识分子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学术根 底,更需要创造性思维。马克思说:“一个民族要想 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 维”。①知识分子要想胜任知识创新的时代使命, 一刻也不能没有创造性思维。大学生和研究生是 知识分子队伍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承担着我国 该文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部委重点课题“研究生创造性人格教育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 JY03174。课题负责人:北方交通大学张红薇教授。
|
|
|